目前,研究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文献大致可分为3类:
一是对生物质发电的现状及其发展潜力的分析。蒋冬梅等提出了秸秆资源发电的综合效益模型,分析了我国秸秆发电的一个综合效益,并对未来发电效益进行推论预测。金铭对生物质发电在的发展潜力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生物质发电对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刘志彬等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物质资源储量丰富,生物质发电潜力较大。Singh等、Gómez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学模型对生物质资源的发电潜力进行评估预测,发现生物质发电的潜力巨大。Raman等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了目前的生物质资源现状并提出了建立生物质发电厂的商业模式,并详细讨论了生物质发电的贡献。Zhao等用SWOT分析评估了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现状,为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二是对具体生物质发电产业经济效益评价的研究。蔡树文以生物质资源丰富为大前提对中国生物质资源的利用进行预测。魏延军等以具体容量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为例,分析其经济效益,并得出相应的理论建议。Sun等选取了30个在中国的生物质发电企业,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生物质发电产业的效率进行评估。
三是对生物质发电企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方法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因为生物质发电产业的迅速发展,所关注的不仅是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巨大潜力,更重要的是生物质产业面临的重重阻碍需要解决。
Qing等提出了生物质发电产业在中国的zui大问题是缺乏市场机制,并构建了电价补偿模型对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作用进行了分析。赵浩亮等研究发现对生物质电厂发电成本影响zui大的因素是燃料费用”。檀勤良等提出了生物质发电秸秆收购经纪人数量的增加有利于降低秸秆成本。王爱军等发现在生物质发电过程中发电效率对燃料成本有较大影响。董畅等提出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实施将有利于生物质发电产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但如果生物质发电电价居高不下,生产成本又过高的话,它将无法在生物质发电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市场补偿,也无法在其中生存。范道津等通过分析生物质发电电价补偿现状,提出了在电价补贴制度下生物质发电企业的相关发展对策。赵洱岽等构建固定电价与配额交易下的产业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配额交易制度对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激励效应比固定电价政策更为直接有效。对生物质发电产业存在问题的研究不多,主要是研究影响生物质发电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又或者在某种政策基础下的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建议研究。
根据已有研究文献,结合生物质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可知,目前的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经济效益可观,但发展现状远远未达到预期水平。在前人研究中,多数是根据影响成本因素提出降低成本的相关建议,但就眼下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降低成本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适当的激励机制对于生物质发电行业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国家提出的关于生物质发电的支持政策主要分为保证所有用电量强制入网的政府命令控制型政策和以电价补贴为主的经济刺激型政策。对生物质发电厂进行补偿是对其发展的直接刺激,目前关于电价补偿的研究较少,且大部分属于理论性研究。文章结合已有研究,考虑现实背景,构建了生物质发电厂的发展效益模型,在不考虑电价补偿的情形下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生物质发电企业的发展效益动力学模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再考虑给予电厂补偿,并从装机容量的增长及其利润的变化来研究补偿电价的效用,研究了补偿电价对生物质发电厂经营发展产生的影响。
上一篇:500千伏电力变压器研制成功
下一篇:高温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