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对电缆行业来说,利好消息不断。尤其是今年的“两会”,给电缆行业注入了不少信心,主要是市场得到开拓,比如环保电缆、特高压电缆以及城市轨交用电缆等。但是这些利好政策将对国内电缆行业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目前来看,这些政策能够对某些企业起到帮助作用,但对大多数企业是无效的。 再结合今年的“两会”来看,雾霾污染问题的讨论让环保电缆和特高压生产商看到了商机,轨道交通建设则让轨道交通用电缆看到商机,但是这些所谓的商机都是利好电缆制造商的,对于国内大多数以低端产品为主的生产企业帮助有限。虽然明知道电缆*、市场大(除特高压电缆及环保电缆外,其中还包括航空航天用高性能传输线、舰船用水密电缆等),但是由于研发力量和经费不足,只能望“洋”兴叹——中国市场基本被洋人所占有。 之所以这样讲,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电线电缆市场集中度低下(中国电线电缆行业zui大的企业所占*为1%-2.5%之间),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造成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日益激烈,不断靠压价作为竞争力。同时,买方多采取低价中标策略,逐渐形成企业为追逐价格优势不得已放弃质量,电线电缆市场逐渐形成“劣品”驱逐“良品”的柠檬市场,竞争无序,诚信缺乏,这种混乱的市场,带来的不稳定,对任何企业都是一个潜在的巨大风险。 不足是阻碍中国电缆行业由大变强的主要障碍。据统计,现有高性能特种线缆厂家占电线电缆制造企业总数不足1%,大多数特种电缆产品仍需要进口。以京沪高铁通信线缆为例,进口产品超过六成的份额,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数据总线电缆产品,基本全部被外资产品所把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