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电缆
的屏蔽原理不同于双绞的平衡抵消原理,屏蔽电缆是在四对双绞线的外面
加多一层或两层铝箔,利用金属对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趋肤效应原理(
所谓趋肤效应是指电流在导体截面的分布随频率的升高而趋于导体表面分
布,频率越高,趋肤深度越小,即频率越高,电磁波的穿透能力越弱),
有效的防止外部电磁干扰进入电缆,同时也阻止内部信号辐射出去,干扰
其它设备的工作。实验表明,频率超过5MHz的电磁波只能透过38μm厚的铝
箔。如果让屏蔽层的厚度超过38μm,就使能够透过屏蔽层进入电缆内部的
电磁干扰的频率主要在5MHz以下。而对于5MHz以下的低频干扰可应用双绞
线的平衡原理有效的抵消。根据布线zui早的定义,分为非屏蔽线缆-UTP和
屏蔽线缆-STP两种。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各家不同的工艺,衍生出了很
多不同屏蔽的种类 1. 单层的铝箔屏蔽结构 2.铝箔和铜质编织网双层
屏蔽结构 铝箔和铜质编织网同时包裹在四对线的外钢铁厂电缆DJFGP32计算机电缆层 线对单对铝箔屏
蔽加上包裹在四对线的外层的铜质编织网 屏蔽电缆抵抗外界干扰主要体
现在: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可以通过屏蔽系统得到一定的保证。屏蔽布线系
统可以防止传输数据受到外界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的影响。电磁干扰(EMI
)主要是低频干扰,马达、荧光灯以及电源线是通常的电磁干扰源。射频
干扰(RFI)是高频干扰,主要是无线频率干扰,包括无线电、电视转播、
雷达及其他无线通信。对于抵抗电磁干扰,选择编织层屏蔽zui为有效,也
就是金属网屏蔽,因其具有较低的临界电阻。而对于射频干扰,金属箔层
屏蔽zui有效,因为金属网屏蔽所产生的缝隙可使得高频信号自由地进出。
对于高低频混合的干扰场,则要采用金属箔层加金属网的组合屏蔽方
式,也就是S/FTP形式的双层屏蔽电缆,这样可使得金属网屏蔽适用于低频
范围的干扰,金属箔屏蔽适用于高频范围的干扰。IBM ACS的屏蔽线缆中铝
箔屏蔽层单层厚度即达到50-62μm,起到了更完整的屏蔽效果。同时由于只
采用单层屏蔽,对于施工而言将更加简单,便于安装,不易在施工过程中
造成人为的损坏,且铝帛的厚度可以承受更大的破坏力。从而能给用户提
供更高品质的传输性能。钢铁厂电缆DJFGP32计算机电缆
屏蔽电线电缆的用途: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450/750V及0.6/1KV的各种
交直 流的要求防干扰的各种电器,仪表、电信、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电
力设备及自动化装置的线路连接屏蔽电线电缆的性能要求:基本要求和不
带屏蔽的同类电线的要求一样,应符合设备对屏蔽(防干扰性能)的要求
,一般推荐用于中等水平的电磁干扰场合;塑料护套电缆可直埋土壤中敷
设。屏蔽层应能与连接装置有良好的接触或一端接地,并要求屏蔽层不松
开、不断丝,不易被外物刮断,屏蔽密度大于85%。
屏蔽电线电缆结构特点:某些场合允许镀锡,屏蔽层的表面覆盖密度
应符合标准或满足使用者要求,屏蔽层应用镀锡铜丝编织或缠绕,如屏蔽
外应加挤护套,则屏蔽允许采用软圆铜丝编织或缠绕,为了防止线芯或线
对之间的内干扰,可生产各对线芯与线芯的屏蔽即分屏,然后在各组屏蔽
层之外再加一层屏蔽即总屏,叫分屏总屏电缆,也可以在多组电线之外加
一层屏蔽即总屏电缆,一般用于计算机电缆和热电偶用补偿电缆,屏蔽电
线电缆即在电缆绝缘线外编织或绕包一层铜丝,镀锡铜丝,或铜带,铝箔
,铜铝复合带等,其目的是减少外界对绝缘内电流的干扰,同时也是减少
绝缘内电流产生磁场对外界影响,这些电缆被称为屏蔽电线。电缆结构除符合GB/T 9330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导体 导体应是退火铜线。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 无铠装层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有铠装或铜带屏蔽结构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有屏蔽层结构的软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 绝缘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体、导体或镀层。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 9330,绝缘厚度平均值zui小测量值应不小于标称值。绝缘线芯应能经受GB/T 3048.9《电线电缆绝缘线芯工频火花试验方法》规定的交流50 Hz火花试验作为中间检查。绝缘线芯应采用颜色标志或数字标志以示识别,并应符合GB/T 6995.4《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四部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绝缘线芯鉴别标志》的规定。 屏蔽 屏蔽型电缆在缆芯外应有铜带或圆铜线编织构成的屏蔽层。应留有屏蔽层接地线,其线径应大于0.5mm。 圆铜线编织屏蔽允许用软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构成,其编织密度应不小于80%。编织层不允许整体接续,露出的铜线头应修齐。每1m长度上允许更换金属线锭一次。 允许采用 0.05~0.15mm的软铜带重迭绕包。 屏蔽和缆芯之间应重迭绕包二层合适的非吸湿性带子。屏蔽后,允许绕包一层合适的非吸湿性带子
衬层可以采用双层或多层重叠绕包。挤包或绕包内衬层厚度zui小值应不小于GB/T 9330标准规定标称值的80%。 填充物及隔离层 绝缘线芯间的间隙允许采用非吸湿性、且适合电缆运行温度并与电缆绝缘材料相兼容的材料填充,填充物应不粘连绝缘线芯。 成缆线芯和填充物可以用非吸湿性材料薄膜带绕包隔离层。铠装 铠装采用双层镀锌钢带,螺旋绕包两层,外层钢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钢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钢带宽度的50%。 外护套 外护套应采用聚氯乙烯料挤包。 外护套应紧密挤包在绞合的绝缘线芯、隔离层或金属铠装层(若有)上,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或护套。护套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 外护套厚度符合GB/T 9330标准的规定。 电缆不圆度 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