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导线是热电偶和显示/控制仪表系统的信号传递线,并且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现场环境比较恶劣,补偿导线有时需要穿越高温区或者电磁干扰区,本产品线芯采用和热电偶电极相同材料--镍铬-镍硅作为导线导体,玻璃纤维绝缘,玻璃纤维护套,可以耐受600度高温!外包铜丝[不锈钢]编织屏蔽网,可以满足大型计算机系统抗干扰的技术要求.要了解热电偶的温度补偿问题,就要从热电偶的原理作手,现只谈谈与之相关的热电偶闭合回路的总热电势和中间温度定则。前者说明了:对于已选定的热电偶,当参比端温度恒定时,则总的热电动势就成测量端温度的单值函数。即一定的热电势对应着一定的温度,而热电偶的分度表中,参比端温度均为0度。但在应用现场,参比端温度千差万别,不可能都恒定在0度,这就会产生测量误差,这就是热电偶要进行温度补偿的原因。在实际应用中常把热电偶的参比端称为冷端。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有:1.冰浴法 常用在实验室,即把参比端温度恒定在0度,但做起来成本高、难度大。 2.冷端温度校正法 常用在要求不高的现场,即当冷端温度无法恒定为0度,就需要对仪表的指示值进行修正。做起来容易但误差较大。 3.补偿电桥法 较少单独使用,是利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的电势来补偿热电偶冷端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热电势变化值。补偿电桥有单独产品,也有做在仪表内的。 4.补偿导线法 这是较常用的方法,即把热电偶延长,把冷端引至温度较稳定的地方(通常为控制室),然后由人工来调正冷端温度,即把仪表零点调至室温,或由仪表内电路进行自动补偿。对于贵金属热电偶把热电偶延长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价格太高行不通,就用热电特性相近的金属来做延长导线,中间温度定则是应用补偿导线的理论基础。补偿导线并不能自动补偿热电偶冷端温度的变化,仅只是将热电偶冷端引至温度较稳定的地方而已,补偿还要由人工和仪表来进行。因此补偿导线应该叫做热电偶延长线,这样才不会给人造成错误的理解。认识补偿导线的作用正确认识补偿导线的作用正确认识补偿导线的作用正确认识补偿导线的作用正确认识补 偿导线 热电偶测温使用补偿线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补偿导线必须与相应型号的热电偶配用; 2. 补偿导线在与热电偶、仪表连接时,正、负极不能接错,两对连接点要处于相同温度; 3. 补偿导线和热电偶连接点温度不得超过规定使用的温度范围; 4. 要根据所配仪表的不同要求选用补偿导线的线径 热电偶 热电偶是工业上较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赛贝克seeback效应,即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接成回路,如两连接端温度不同,则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的物理现象。其优点是: ①测量精度高。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1.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图2-1-1所示。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2.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形成 (1)热电偶的种类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 标准化热电偶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标准生产,并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2热电偶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 ①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 ②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 ③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 ④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3.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 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贵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制室内,连接到仪表端子上。必须指出,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热电偶的冷端移动到控制室的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补偿作用。因此,还需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t0≠0℃时对测温的影响。 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端的温度不能超过100℃。 热电阻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较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1、热电阻测温原理及材料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 2、热电阻的类型 1)普通型热电阻 从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可知,被测温度的变化是直接通过热电阻阻值的变化来测量的,因此,热电阻体的引出线等各种导线电阻的变化会给温度测量带来影响。它的特点是在参考端温度可能的变化范围内由补偿导线两极组成的热电偶其热电特性与所配热电偶的热电特性相同,根据中间温度定律可知,热电偶回路中加入补偿导线后,其热电势仅与测量端温度t和补偿导线与仪表连接处t0有关,而与参考端温度tn的变化无关,就象把热电极延长到仪表处,所以补偿导线的作用只是延长了热电偶,它并不能消除参考端温度不为零度时的影响。
K型热电偶补偿导线KXFGP采用镀锌钢丝纺织
KCGSVVP、KCGSVVR、KCGSVVRP、ZR-KC-GVV、ZR-KC-GVVR、ZR-KC-GVVP、ZR-KC-GVVRP、ZR-KC-GVPV、ZR-KC-GVVPR、ZR-KC-GVPVP、ZR-KC-GVPVRP、ZR-KC-GVPVR、ZR-KC-GVVP2、ZR-KC-GVP2VR、ZR-KC-GVP2VP2、ZR-KCGVV、ZR-KCGVVP、ZR-KCGVVR、ZR-KCGVVRP、ZR-KC-GBVV、ZR-KC-GBVVR、ZR-KC-GBVVP、ZR-KC-GBVVRP、ZR-KC-GBVPV、ZR-KC-GBVVPR、ZR-KC-GBVPVP、ZR-KC-GBVPVRP、

玻璃纱编织高温补偿导线、阻燃补偿导线、屏蔽补偿导线、硅橡胶补偿导线、软芯补偿导线、耐热补偿导线、测温补偿导线、温控补偿导线、延长型补偿导线、补偿型补偿导线、精密级补偿导线、补偿导线是特种导线。
补偿导线在使用中注意事项1.补偿导线的选择
补偿导线一定要根据所使用的热电偶种类和所使用的场合进行正确选择。例如,k型偶应该选择k型偶的补偿导线,根据使用场合,选择工作温度范围。通常kx工作温度为-20~100℃,宽范围的为-25~200℃。普通级误差为±2.5℃,精密级为±1.5℃。2.接点连接
与热电偶接线端2个接点尽可能近一点,尽量保持2个接点温度*。与仪表接线端连接处尽可能温度*,仪表柜有风扇的地方,接点处要保护不要使得风扇直吹到接点。
3.使用长度
因为热电偶的信号很低,为微伏级,如果使用的距离过长,信号的衰减和环境中强电的干扰偶合,足可以使热电偶的信号失真,造成测量和控制温度不准确,在控制中严重时会产生温度波动。
根据我们的经验,通常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的长度控制在15米内比较好,如果超过15米,建议使用温度变送器进行传送信号。温度变送器是将温度对应的电势值转换成直流电流传送,抗干扰强。4.布线
补偿导线布线一定要远离动力线和干扰源。在避免不了穿越的地方,也尽可能采用交叉方式,不要平行。5.屏蔽补偿导线-
为了提高热电偶连接线的抗干扰性,可以采用屏蔽补偿导线。对于现场干扰源较多的场合,效果较好。但是一定要将屏蔽层严格接地,否则屏蔽层不仅没有起到屏蔽的作用,反而增强干扰。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的作用
是来延伸热电极即移动热电偶的冷端,与显示仪表联接构成测温系统。本产品等效采用IEC584-3《热电偶第三部份-补偿导线》国家标准。绝缘层和护层选用进口优质氟塑料,并采用整体连续挤出新工艺,使该产品具有优良的耐酸、碱、耐磨和不燃延之性能,可浸入油水中长期使用。使用温度在60-205-260℃,属于当代先进水平。产品主要应用于各种测温装置,已被广泛用核电、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部门。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是来延伸热电极即移动热电偶的冷端,与显示仪表联接构成测温系统。本产品采用GB/T?4989-94《热电偶用补偿导线》国家标准(等效采用
IEC584-3《热电偶第三部分—补偿导线》标准),绝缘层和护层选用进口优质氟塑料,并采用整体连续挤出新工艺,使该产品具有优良的耐酸,碱、耐磨和不燃延之性能,可浸入油水中长期使用。使用温度
—60—205—260℃,属于当代先进水平。产品主要应用于各种测温装置,已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部门。
热电偶补偿导线主要技术指标:
热电偶补偿导线号按产品的品种划分为SC、KC、KX、EX、JX、TX、NC其中:a)型号*个字母与热电偶的分度号相对应;b)字母“X”表示延伸型补偿导线(型别);c)字母“C”表示补偿型补偿导线(型别)。
K型热电偶补偿导线KXFGP采用镀锌钢丝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