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电缆的结构:了解变频电缆工作特点之后,就不难从电缆结构改进 来解决上述三个问题。 1.电缆绝缘设计:大多数情况选用一般电力电缆,如聚氯乙烯绝缘或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由于电缆本身耐压水平较高,很少发生电缆本体击穿。为何电缆在工频下能长期运行而变频下几小时内击穿? 这决不是老化问题,基本上可归结于高频脉冲电压的影响。一般采用聚氯乙烯绝缘并不理想,因为其介质损耗偏大。交联聚乙烯绝缘较为满意,它兼有机、电、热等优良性能。 若适当加厚,当然更为可靠,这对变频电缆更为有利。 2.电缆对称性设计 变频器与变频电机之间的电缆均需采用对称电缆结构,对称电缆结构有3芯和3+3芯两种, 3+3芯电缆结构是将三大一小四芯绝缘线芯中第四芯(中性线芯)分解为三个截面较小的绝缘线芯,把三大三小线芯对称成缆,对于6/10kV变频电机电缆,该电缆结构与6/10kV普通电力电缆有所不同,普通电力电缆是将三根绝缘线芯采用铜带屏蔽后成缆,而变频电机电缆是由铜丝铜带屏蔽后挤包分相护套,然后对称成缆,对称电缆结构由于导线的互换性,有更好的电磁相容性,对抑制电磁干扰起到一定的作用,能抵消高次谐彼中的奇次频率, 提高变频电机电缆的抗干扰性,减少了整个系统中的电磁辐射。 3.屏蔽结构的设计 1.8/3kV及以下变频电机电缆的屏蔽一般采用总屏蔽, 6/10kv变频电机电缆屏蔽由分相屏蔽和总屏蔽构成,分相屏蔽一般可采用铜带屏蔽或铜丝铜带组合屏蔽。总屏蔽结构可采用铜丝铜带组合屏蔽、铜丝编织屏蔽、铜带屏蔽、铜丝编织铜带屏蔽等,屏蔽层截面与主线芯截面按一定比例。此结构的屏蔽电缆可抗电磁感应、接地不良和电源线传导干扰,减小电感,防止感应电动势过大。屏蔽层既起到抑制电磁波对外发射的作用,又可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能起到中 性线芯的保护作用。 大家习惯采用铜线编织屏蔽,实际上这并不是好方法,材料消耗大、加工速度慢、屏蔽效应不是理想的。采用铜带搭盖纵包并轧纹是较为先进的结构和工艺,形成了全封闭金属层,只要厚度适当,可达到有效的屏蔽功能。而这种工艺及其所用的材料在光缆领域中已十分普遍,铜带厚度不能太薄,以保证抑制电磁 波对外发射。 当然对于移动型的变频电缆必须采用编制屏蔽结构。 4.屏蔽层接地措施: 屏蔽层接地良好是抑制电磁波对外发射的必要条件,铜线编织屏蔽的接地方式较容易解决,而纵包铜带轧纹屏蔽需用夹具接地, 夹具与轧纹铜管的接触面应当吻合,接地线由夹具尾端引出。 5.外护套 变频电缆大多数敷设在室内,考虑到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径向或纵向外力作用,在电缆屏蔽层外增加铠装层,同时它也起到附加性总屏蔽作用,特别是钢带铠装和铜丝、铜带屏蔽,是采用了两种不同屏蔽材料,在电磁波屏蔽上起到一定的互补作用,屏蔽效果将更好。外护套选用高密度聚乙烯更为 合适。
使用条件
1、额定电压U0/U:0.6/1KV.
2、电缆导体长期允许温度为90度,短路时温度250度
3、安装敷设环境温度不低于0度,固定敷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10度.
4、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不小于15D(D-电缆外径,mm)
产品性能
1、 BRYJVP12R、ZRBPYJVP12R型设计采用符合GB/T3956-1997规定的第5类软绞合铜导体。
2、交联聚乙烯绝缘、耐温耐候性好。
3、低传输阻抗,电磁兼容性好。
有明显机械损伤的电缆严禁敷设,电缆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缆与其他硬物之间的磨擦。电缆与保温层平行敷设时距离不小于五百分米,交叉敷设时不小于二百分米,电缆与非保温热表面距离不小于一米。在高空桥架上面的人员要有足够的照明,必须配备和正确使用安全带。电缆敷设水平段每隔八百分米绑扎一道,垂直段每个支架上绑扎一道每根电缆放出时、每根电缆敷设结束时都必须进入复核程序,即核对电缆的型号规格、始端名称、末端名称等并做好记录。
电缆负荷温度:电缆负荷温度在三十到五十度是为正常。不同型号的电缆的允许温度值也是不同的,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可耐长期温度九十度,聚氯乙烯绝缘电缆长期耐温仅为七十度。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带铠电缆的释义:就是在产品的外面加装一层金属保护,以免内部的效用层在运输和安装时受到损坏。在电缆的铠装中,通常外面会加上一层绝缘护套。电缆铠装的材料包括钢带、钢丝、铜带、镀锡钢丝等等,它们的选用主要是根据客户的使用环境及要求来选择的。
耐火变频电缆NH-BPFFP3耐低温-40度
JHBPGVF-P2R、WBBPGVF-P2R、HLBPGV-P2R、BPGVFPP2-R、NH-BPGVFP2R、BPGGTP2、 BPGGP12R、BPGPGP、 BPGPVFP、NH-BPGGTP2、NH-BPGGP、BPGVFPP2、BPGVFP3、BPFFP2、BPFFPP2、BPFFP3、ZR-BPHLGGP、ZRC-BPFFPP2、ZRC-BPFFP3、

BPYJVTP2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丝缠绕铜带绕包屏蔽变频器用回路电缆。
ZRBPYJVTP2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聚氯乙烯护套铜丝缠绕铜带绕包屏蔽变频器用回路电缆。
BPYJVP12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带绕包铜丝编织双重屏蔽变频器用回路电缆。
ZRBPYJVP12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聚氯乙烯护套铜带绕包铜丝编织双重屏蔽变频器用回路电缆。
BPYJVPX12R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带绕包镀锡铜丝编织双重屏蔽变频器用回路电缆。
ZRBPYJVPX12R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聚氯乙烯护套铜带绕包镀锡铜丝编织双重屏蔽变频器用回路电缆。
变频设备的接地?
在交流电传输过程中,当三相电流平衡时,其中性线的电流为零,若出现三次谐波,则三次谐波的电流分量在中性线内不存在相位差,所以直接叠加成分量的三倍。若变频原供电对象是三个单相变频电机,而且处于三相功率分布平衡状态,则中性线电流更大,这就要求中压变频电缆必须要有中心线,而且中心线截面不能小于相线截面。中压变频电缆结构讨论了解中压变频电缆工作原理之后,就从电缆结构改进来解决上述四个问题。导体中压变频电缆的电压等级比较高,故导体为紧压圆形结构,以防止*放电破坏绝缘。绝缘?
同样考虑电缆的电压等级,采用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三层一次性挤
出,均化电场,提高电缆的绝缘性能,特别是脉冲电压对绝缘的影响。成缆排列:通过上面的工作原理得知,电缆必须有中心线,另外为了避免多次反射电压的累加,要求电缆必须采用电气对称结构。所以将中线芯分成三份,一种方式为分别平均嵌入主线芯成缆间隙里,与绝缘金属屏蔽相接触,另一种以同心导体形式缠绕在绝缘屏蔽周围再有铜带疏绕扎紧,第二种结构比较优化,既起到中线的作用又具有分相屏蔽效果。外部环境对变频电缆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外部环境对变频电缆的影响主要是变频器产生的高次谐波的影响。对于交—直—交型的变频器,由于采用了开关的切换技术,使其输出的不再是正弦波,而是可分解为正弦基波和高次谐波的阶梯波。以普通的3+1型电力电缆为例,完整的三项供电系统,当三项电流平衡时,其中性线芯的电流为零;当高次谐波产生时,经过电缆的多次反射,便会出现对此的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叠加的机会,电缆越长叠加机会越多表现得也就越明显。加之电缆这个大的电容本身对高次谐波就有着放大的作用,对于3+1型电缆,高次谐波产生的电流分量在中性线芯内无相位差,这样一来电流将会叠加成原分量的数倍,中性线芯在高频脉冲下很快就会被击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3+1型的电缆中的1芯分成了三份,以对称的方式做成3+3结构,这样,三个中性线芯的相位一次滞后120°,形成了一个对称平衡的状态,使得电流不会型叠加,有效的减小了高次谐波对变频电缆的危害。此为变频电缆选择对称3+3结构的理由之一。
变频电缆对外界的干扰和解决办法
变频电缆主要是用来连接电源与变频器、变频器与用电设备的电缆。其敷设的空间相对较小,而电压等级有相对比较高(可达8.7/15kv),在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磁波,对周围的供电和用电系统都会产生强烈的干扰。这就要求变频电缆要有更好的屏蔽措施。所以对电压等级为3.6/6kv及以上的变频电缆都要求有分相屏蔽和统包屏蔽。采用多层屏蔽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然而,若是屏蔽内的回路出现了偏心,电磁屏蔽的效果势必要 下降,这时屏蔽中产生的涡流损耗就会有所增加。对于偏心的电缆,设屏蔽衰减值为Ap 则有Ap=As+㏑∣1/Sp∣式中
As 为缆芯位于屏蔽中心时的衰减值Sp为偏心系数分析:在偏心的电缆中,Sp是用远大于1 的,于是㏑∣1/Sp∣就成了一个负值,这 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结论:Ap﹤As 即:电缆在偏心的情况下金属屏蔽的效果有所下降。偏心是的,也就是说Ap永远都小于As,问题在于我们要设法使Ap﹣As的值到
小,以此来增强金属屏蔽的效果,从而减少变频电缆对外界的干扰。那么,如何才能限度的减少偏心呢? 唯有对称。3+3结构的变频电缆是对称的。这种对称的结构加上相应的金属屏蔽,可以使电缆的屏蔽系数降低到0.7,甚至更小。这就有效的屏蔽了电磁波的外泄,使金属屏蔽得以更好的发挥作用。此为变频电缆选择对称3+3结构的理由之二。
耐火变频电缆NH-BPFFP3耐低温-40度